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內頁主視覺
:::
臉書分享 line分享 推特分享 微博分享 複製網址

老屋新生

孩子們堅持:97年8月30日開張,在沒有一毛錢經費的前提下,就開始營業。
老屋的改建是工作重點,花蓮的兩個大孩子:張家澍、曾元謙,正在中原建築系五年級,
以家鄉孩子的身份擔起了空間改造規劃者,一步一步跟五味屋孩子討論、規劃。
規劃的過程我們並不確定何時能有經費施工,沒錢時用舊紙箱,
有一點經費,改為空心磚+木板,爭取到經費,才完整的做了木架。
五味屋內外歷經三個階段的改變,所有過程,大人孩子一起參與。


 

舊紙箱階段

 

展示架、展示桌都用回收紙箱切割組裝。
此階段之五味屋充滿了回收商店的味道,但因為潮濕與白蟻,
紙箱軟化無法支撐或成為白蟻食物,需常替換之外,東西滑落
摔壞問題慢慢出現。

 


 

空心磚+木板

 

南平中學美術老師來五味屋,看到了紙箱的美與窘境,
告訴我們可以用空心磚、木板方式做便宜的架子,
當場丈量估算後,三萬多元就可以改善。
雖然還不知道錢在哪裡,社區內的仁美建材行老闆,
是熱心公益的好友,願意先提供材料,日後慢慢用盈餘還錢。
於是五味屋進入空心磚+木板的階段。
每個孩子都參與磨木板、上漆的工作,每塊版子完工者簽名。
此時台北的好友唐秋鈴送來一批角鋼架,孩子們學習組裝,
主要成為倉庫裡的貨架,也當作五味屋內的置物架。


 

木作階段

 

在不知名的熱心者協助下,
小百合關懷協會提供了30萬改建的贊助經費。
讓家澍的規劃,終於能夠施工,但費用還是不夠,
所以油漆就自己來囉。


向油漆公司「阿克蘇諾貝爾長」募集了三桶油漆,
改建負責的許榮宗師傅交孩子們上漆。
綠色是將五味屋照片傳過去給油漆贊助者,
對方建議的,意外的,這個淺湖綠色成為五味屋的主色。

回到上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