🍱 對孩子們來說,開學不只是回到學校,而是重新找到「生活」的步調。
暑假的餘溫還沒散去,孩子們在五味屋的陪伴下,慢慢收心。新的學期,不只是課本與功課的開始,更是重新尋找生活節奏、學習與人相處的旅程。這個月,從社區走讀到攝影創作,從烘焙香氣到音樂練團,每一天都閃著溫柔又充滿活力的光。
小小的日常,構成了生活的節奏,也讓「學習」不只是課本,而是關於彼此的照顧與信任。
🌱共築希望:華新扶輪社&五味屋的社區研發之路
華新扶輪社二度實地參與五味屋週末活動,與孩子們共度充實又溫馨的一天。 這次的參訪,不只是交流,更是跨域合作與鄉村教育創新的實踐。
🍚 早上,孩子們以五味屋的稻寶米親手製作黑糖米蛋糕,向社員們傳遞土地的滋味;
🎨 下午,則與扶輪社的叔叔阿姨們一同在白色帆布袋上揮灑創意,把色彩染進故事裡。
本年度華新扶輪社也投入 10 萬元支持鄉村學童在藝術、食農與移地學習上的發展。 這份支持不只是資源挹注,更是一種「同行」的姿態,超越了單純的援助,成為共學、共創、共享的實踐,也是一份貼近在地需求的長期承諾。
感謝華新扶輪社一路以來的信任與陪伴, 讓我們與孩子們在深耕社區的道路上,一起走得更穩、更遠。✨

🚚 小老闆出差中:下半年包米樂活動 🌾
五味屋的「農事學習」一直是孩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在這裡,學習不只是課本裡的知識,而是透過土地、雙手與感官🤚,去理解生活的本質。
🍂伴隨秋天到來,第二季的稻寶米收割完成,小老闆出差到新的包裝地點——東華大學美崙校區。這次活動也邀請了來自花東各地的志工,與孩子們一同體驗「包米」的過程,讓這堂課更像是一場跨世代的合作。
多次參與包米的孩子更像是小小老師,帶領第一次包米的其他孩童與志工,學習正確的秤米與分裝步驟。⚖️

一袋袋稻寶米經過稱重、壓平、抽真空、封口、裝箱,整個流程環環相扣,需要細心與協作。有人負責搬運、有人貼標籤、有人確認重量,每一個步驟都讓孩子體會到「一粒米」背後的努力與價值。🍚
讓孩子重新與「生活」建立連結。從田裡到餐桌、從米粒到感謝,五味屋希望孩子們懂得:
知識可以來自書本,但理解往往從手開始。
🌾 每一次彎腰、每一次包裝,都是孩子們向土地學習的姿態。

🏡 當孩子成了導覽員:一場從巷弄開始的交流
五味屋迎來一場特別的交流。✨來自新竹社會處的哥哥姊姊們,遠道而來,走進壽豐的小村落,想了解五味屋的日常,看看孩子們如何在社區裡學習與成長。👫🌾
⏰ 上午十點,社區導覽正式出發。這次由孩子擔任導覽員,帶著來訪的哥哥姊姊們,走過每一個據點,甚至到達「豐田の冊所」,分享自己在社區生活的日常。🚶♀️🚶♂️🏡
對哥哥姊姊們來說,這是一場深入社區的旅程;
對孩子們來說,則是一段重新看見自己的旅程。💬💛
腳步之間,笑聲與故事交織成一幅溫柔的風景。🌿✨
透過導覽的活動,讓不同世代彼此交流。🤝這場從巷弄出發的導覽,不只是五味屋的一日活動,更是一段關於陪伴與分享的故事。🌈📖

📸攝影初體驗:用鏡頭看見世界,也看見自己。
如何正確地使用手機,是五味屋想帶領孩子們一起去了解的課題。📲這次透過 儒鴻學堂的「小鏡頭大世界」工作坊,孩子們學習用鏡頭觀察生活,讓手機不只是娛樂工具,而是一扇通往世界的窗。🌿
課程共分為好幾堂,孩子們從攝影基礎出發,學習構圖、觀察與主題發想。有人將自己拍攝的照片設計成海報,有人則挑戰拍攝採訪影片。🎬

這次的採訪對象,是五味屋的兒少老師——淑芬。👩🏫
孩子們以團隊形式合作:拍攝鏡頭、提問、記錄,彼此互相分工。一場小小的採訪,成了孩子們最真實的學習現場。💬
透過鏡頭,他們學會觀察;透過提問,他們學會傾聽;而在一次次嘗試中,他們也學會了表達。從按下快門的那一刻起,孩子們不只是使用科技,更開始用科技「說故事」。🌈

🖌️ 墨香裡的專注時光:從第一筆開始學會耐心
五味屋的書法課,從一張水寫紙開始。📄孩子們曾經用水練習筆順,感受筆鋒的流動,沒有壓力、沒有痕跡。💧而這一次,他們第一次真正沾上墨,在宣紙上留下實實在在的一筆。🖌️
這樣的轉變,對孩子們來說,不只是技法的提升,更是一種態度的練習。🌿書法課最重要的,不是寫出漂亮的字,而是學會如何讓手與心同時穩下來。控制墨汁的濃淡、筆的角度與速度,都是一次次專注的訓練。當筆鋒落下的瞬間,孩子必須全神貫注,學會等待,也學會調整。🕰️
課堂的設計循序漸進,從「一」這樣最簡單的一筆開始。每一筆都需要重複練習、修正與再嘗試。🔁有人因為太快而失誤,也有人在慢下來的過程中找到節奏。🌸漸漸地,孩子們懂得「寫得慢」並不是落後,而是一種穩定與精準。✨
書法課不只是藝術的入門,更是一場關於耐心、專注與自我覺察的學習。💭從第一筆開始,孩子們學會控制手的力道,也學會控制心的節奏。💓而那份靜定的專注,正是他們在成長路上最重要的底色。🌈

🔥 熱縮片創意日:在變化中學習觀察
一張薄薄的塑膠片,在熱風槍下慢慢捲曲、變厚、縮小。🌀孩子們專注地看著這場轉變,彷彿一場小小科學實驗。🔬
熱縮片的原理並不神秘——它是一種具熱塑性的聚苯乙烯材料,受熱後分子重新排列,原本被人為「拉長」的結構恢復成穩定狀態。⚗️
老師帶著孩子們觀察形變的同時,也引導他們理解這背後的科學邏輯:溫度、時間與材料反應的關係。🌡️
當創作開始,孩子們各自描繪心中的圖案——🎨從珍珠奶茶到行星軌道,每一筆都充滿想像。🌍而在等待加熱的過程中,他們從旁觀察、比較,👀思考為什麼有的作品縮得多、有的顏色變深。那是他們第一次用科學的眼光看藝術,也用藝術的方式感受科學。✨
熱縮片的收縮,讓一個看似玩樂的活動成了學習的契機。💡
在那一瞬間,孩子們不只是創作者,也是觀察者、實驗者——在變化裡,看見學習真正的形狀。🌈

🎒秘密基地秋季班開學・新的旅程啟動✨
九月的第一天,蔣老師帶領大家進行破冰遊戲 🎲。大家圍著一桌,分享彼此的心情與故事,也重新分配彼此的打掃工作。
每一次交流,都是一次探索——
認識別人,也重新看見自己。
關於名字的故事、喜歡的事物、擅長的才能,還有對未來的想像。
在歡笑與分享中,老朋友更親近,新朋友更靠近。
這一晚,有學習、有陪伴,也有一起成長的記憶。
秋天的秘密基地,正準備迎接一個充滿溫度與創意的新學期 💫。

🌈持續發展的五味天|音樂課開課囉 🎹✨
上半年開始,小老闆們組成了一個屬於自己的音樂團隊,他們聆聽不同風格的樂團表演,從爵士、流行到搖滾,慢慢摸索出自己喜歡的節奏與聲音,也從中延伸出更豐富的音樂生活。🎶
這學期,東華音樂系老師正式帶著孩子們開啟音樂課。課堂上進行了「迪士尼主題曲大篩選」🎧大家提出最愛的歌曲,經過熱烈討論與投票,最終選出兩首要挑戰的曲目:
🎵《動物方城市》Try Everything
🎵《海洋奇緣》How Far I’ll Go

孩子們分組、分配樂器,開始進入練習階段。老師也提醒大家,學會分辨「前奏、主歌、副歌」,特別是副歌——那是整首歌最有力量的地方。✨
這不只是學習音樂,更是一次「一起完成一件事」的旅程。
期末,我們將以合奏演出作為成果發表,一起登上屬於五味屋孩子們的舞台。🎤
🎹 豐田1921練團室,正式啟動!
